当前位置: 植物百科 > 植物文章

    湿地(Wetland)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是一种介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地理环境过渡带,是人类赖以维持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一种重要自然资源。在该地带的地表通常覆盖有薄的水层,并生长着水生植被。湿地生物生产力最高,超过农业和热带雨林。

    湿地与森林、农田、草地等生态环境一样,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很高的生态系统。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

    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WorldWetlandDay),这是国际湿地组织于1996年3月确定的,从1997年开始,在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宣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1971年2月2日,历时8年之久,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

    国际湿地公约于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签订,故该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公约的全名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签订保护湿地的想法起于1962年,那时在欧洲有许多湿地被开垦,许多水禽丧失了栖息地。

    湿地是全球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早期的人类文明都是以湿地做后盾发展起来的,像尼罗河流域的埃及、长江流域的中国、印度河流域的印度,以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一些伟大文明的衰落也是由于对湿地的不正确利用,导致生态恶化而引起的。湿地在许多国家经济发展中日趋重要,决策者和经济学家越来越关注湿地的经济价值。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被誉为“自然之肾”。

    美国农业部的海姆里奇先生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用国家公园或保护区的形式是很现实的办法,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生态资源与人类的利用隔离开来。经济学家意识到,土地私人所有者几乎没有保护其湿地和生态资源的动机,他们不愿意去做改进水质、给野生动物和鱼类提供栖息地、减少洪水等事情。

    保护湿地资源,维持湿地的基本生态过程,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湿地的类型较多,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河口湾、海岸滩涂、盐沼、水库、池塘、稻田等各种自然和人工湿地,除苔原湿地外,几乎拥有《湿地公约》中划分的所有湿地类型,并拥有独特的青藏高寒高原湿地。

    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甘南若尔盖,高原碧宝,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的若尔盖、阿坝、红原、壤塘四县境内。这里有四川省最大的草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人烟稀少。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曾多次通过这里,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和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使草地声名远播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