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植物的种类据不完全统计有50多万种。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各不相同,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根据它们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可将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七大类,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生理特点不同,其中被子植物是进化程度最高、结构最复杂、适应性最强的植物。当今地球上生长的大部分植物包括我们种植的农作物、蔬菜、果树和花卉,如:玉米、水稻、西红柿、辣椒、葡萄、苹果、串红和万寿菊等都是被子植物。
很多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称绿色植物,体内不含有叶绿素的称非绿色植物。自然环境中,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植物种子从萌发、幼苗形成、植株成熟、开花、传粉、受精、合子发育到新种子形成,完成一个生活史。自然环境中,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受肥、水、气、热和土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农业生产上对不同作物采取的各项生产措施,都是以该种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基础,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的改变而起作用的。保护地设施人为地提供了一个作物生长最适宜的环境,与设施外的自然条件不相关联,因而摆脱了季节的影响,作物生产有了自主权,这是人类战胜大自然的又一壮举。作物栽培的本质就是在自然和保护地设施内,针对不同作物的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为各种作物生长发育提供最好的环境条件,保证作物按照人类的要求去生长。
对人类生活有价值的野生植物经过栽培、驯化,就成了我们今天种植的粮食作物、蔬菜、果树、花卉和食用菌等。植物已经渗入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农作物直接给我们提供粮食、蔬菜和水果,房屋建筑离不开木材,煤和石油是几千万年前的植物形成的,是人类生存不能缺少的能源。植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生存不能缺少的物质来源。在我们的教学基地,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教室、办公室、宿舍,植物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和场所。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学习植物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掌握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内(植物本身)外(环境)因素及植物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依据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为植物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让植物按着我们的目的要求更好地生长,从而让植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如何为植物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是我们以后要学到的各类作物栽培、育种及病虫害防治等课程的主要内容。植物生长与环境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习专业课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它向我们展示的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