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植物百科 > 植物文章 - 正文

热带雨林里的土壤

编辑:植物百科 浏览: 最后更新:2013年11月18日

 热带雨林里的土壤在高温多雨的影响下,热带雨林地区的风化作用强烈,令到土层特厚,而各种形成土壤的过程也很快速及彻底。

在这种环境下,过量的雨水,带来强烈的淋溶作用(leaching),溶解并带走差不多所有可溶解的矿物,如钾、钠、镁、钙等的盐基,使土壤失去植物所需的养分而变得贫瘠。

另一方面,那些不易溶解的矿物,相对地集中起来。最常见的残留矿物为铁氧化物,使土壤颜色偏红,因而名称叫做砖红壤(laterite);另一种常见的残留矿物为铝氧化物,特别是铝矾土(bauxite),通常使土壤颜色偏白。这些矿物甚至会胶结在一起,形成不透水的硬盘(hardpan)。

美国分类法把热带雨林的土壤称为氧化土(oxisol)。

土壤之上为枯枝落叶层(惯常称为Aoo层),但完全分解而形成的黑色腐殖质(humus)却不多。

其下为土壤的表层,即A层(以淋溶作用为主),不但可溶矿物尽失,就是泥土颗粒也被分解或冲走,只残留下铁或铝的氧化物。

再下为B层(原以淀积作用为主的部分),在大量雨水下渗影响下,亦受到淋溶作用的影响,因而使A层和B层的性质接近,分界线并不明显。一般B层会有较多的铁氧化物,颜色较深或较红,以至有铁质的硬盘出现。

相对来说,B层的底部和C层(母质层)的颜色较深,因部分土壤颗粒及盐基会在此处积聚。但更多的矿物,但被下渗水带进地下水流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