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藓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葫芦藓科中的葫芦藓属中的一个种。葫芦藓为小型土生藓类,多生于有机质丰富含氮素较多的湿土。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系植物学教学中苔藓植物门藓纲常见的代表植物。葫芦藓有茎和叶的区别,雌雄同株,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且在生殖过程中出现了胚,胚受到母体的保护,它属高等植物。生活史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配子体绿色自养,孢子体小,寄生于配子体上,不能独立生活。葫芦藓的孢子体为八倍体。
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多生于林地上,林缘或路边土壁上,岩面薄土上,或洞边,墙边土地等阴凉湿润地方上。通常在田园路旁等潮湿土壤中可以看到。
葫芦藓是最常见的苔藓植物,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
小形,黄绿色,无光泽,丛集或散列群生。茎长1-3厘米,单一或稀疏分枝。叶密集簇生茎顶,干燥时皱缩,湿润时倾立,长舌形;全缘,有时内曲;中肋较粗,不到叶尖消失;叶细胞疏松,近于长方形,薄壁。雌雄同株。雄苞顶生,花蕾状。雌苞生于雄苞下的短侧枝上,在雄枝萎缩后即转成主枝。蒴柄细长,紫红色,上部弯曲。孢蒴梨形,不对称,多垂倾,具明显的台部。蕨齿两层。蕨盖微凸。蕨帽兜形,有长喙。 为世界广布种;在全国广布。生于平原、田圃、居住处周围和火烧后的林地,常生于有机质丰富含氮肥较多的湿土。
【药 名】 葫芦藓
【拉丁名】 原植物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 Hedw.
【别名】石松毛、牛毛七、火堂须、红孩儿
【来源】苔藓类葫芦藓Funaria bygrometrica Sibth.,以全草入药。
【功能主治】除湿止血。主治痨伤吐血,跌打损伤,湿气脚痛。治肺气郁闭证,跌仆闪挫,痹症。
【性味归经】 辛、涩,平。 入肺、肝、肾三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一15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区,且为全世界广布种植。
【考 证】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中药化学成分】 全草含苔藓激动素(bryokinin)。
【注意】孕妇及体虚者少用。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辛、涩、性平。有舒筋活血、祛风镇痛、止血等功能。用于治鼻窦炎、痨伤吐血、跌打损伤、关节炎等症。
选方
1.治肺热吐血 葫芦藓60g,茅草根60g,侧柏叶30g。泡酒或熬水服。
2.治跌打损伤 葫芦藓60g煎服;另取鲜草量捣敷。(1-2方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植物体含苔藓激动素(bryokinin),动力精(kinetin),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cAMP phosphodiesterase),茁长素(auxin),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及脂类。叶含铁29×10-3%,铜16×10-4%,锰15×10-3%,叶绿体含铁117×10-3%,铜138×10-4%,锰25×10-3%。
性状鉴别:本品为皱缩的散株,或数株丛集的团块,黄绿色,无光泽。每株长可达3cm,茎多单一,茎顶密集簇生众多的皱缩小叶,湿润展平后呈长舌状,全缘,中肋较粗不达叶尖,有的可见紫红色细长的蒴柄,上部弯曲,着生梨形孢蒴,不对称,其蒴帽兜形,有长喙。气微,味淡。
葫芦藓提取物以中国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所生长的野生葫芦藓为原料,采用现代CO2超临界技术提取的以Bracteatin有效成分为主的强效综合提取物(粉剂),其含量高达25%以上,主要化学成分为Bracteatin等。用于肺热吐血、劳伤出血、跌打损伤、湿气脚痛等。
葫芦藓是植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代表,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和特殊的繁殖习性并在植物界中的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生物学教学中,因季节等多方面因素,无法拿出生活着的葫芦藓陈示给学生以便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可用玻璃试管在室内人工繁育葫芦藓,其方法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一、采集葫芦藓的孢子体:
在室内繁育葫芦藓需要用野生葫芦藓孢子体。采集野生的葫芦藓孢子体要在每年中夏以后进行。葫芦藓的孢子体一般在中夏以后开始出现,夏末秋初大量成熟,这段时间是采集葫芦藓孢子体的最佳期。外出采集时要携带广口瓶和镊子。用镊将那些蒴柄已经变成红色,葫芦形孢蒴饱满的孢子体轻轻取下,放入广口瓶中,盖好。孢蒴绿色的表明孢子还未成熟;蒴帽脱落的孢子又已散出,均无采集价值。为防止孢子体干燥后蒴帽脱落导致孢子散出,要将广口瓶封好,避免瓶中水份过度散失。采集后,要将装有葫芦藓孢子体的广口瓶放在室内避光阴凉处,保存备用。
二、制备繁育试管:
在室内繁育葫芦藓的器皿可用花盆,也可以用玻璃试管或者用其它的器皿。而用玻璃试管更便于操作,管理和观察。制备玻璃繁育试管可在春季进行,制备方法比较简单。制备时先将浸在水中多天的砖块碎成菜豆粒大小的碎块,加在20毫升的玻璃试管内,每只试管内放5克左右,再在砖块上面加黑钙土2克。用滴管在每只试管内滴加清水,至部分砖块露出含水饱和为止。棉团封好试管口,放在试管架上。试管架要放在室内直射光线照不到的地方,防止强光照射。以后要随时观察,注意保持试管湿润,防止干燥。
三、接种:
接种野生的葫芦藓孢子可在春夏两季进行。初夏,室温上升至15℃,就可接种。接种时用镊子或针将采集的葫芦藓孢子体上的孢蒴撕破,将黄色的孢子散落在繁育试管中,滴加2滴清水,用棉团塞好试管口,接种工作就完成了。接种后的试管仍放在试管架上,放在室内避光处培养。
四、培养和观察:
葫芦藓接种后,每隔2—3天要用滴管加水几滴,并放在室内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要防止干燥或暴晒。以后每天要进行观察和记录。20几天后,可见葫芦藓的芽体,芽体逐渐长大,约1个月后,形成了植物体。夏末秋初,葫芦藓的绿色孢子体出现并逐渐成熟。从芽体出现至孢子成熟的各个时期都可用于教学。
五、制作干制标本:
葫芦藓的孢子成熟后,可用试管直接制作永久性干制标本。制作方法很简单。首先去掉试管口上的棉团,放在强光且通风的地方待试管内的水份蒸发后,再用软木塞封好,贴上标签,一支永久性的干制标本就制成。
改进后的实验分为两个环节:
培养原丝体、培养配子体与孢子体。
1.培养原丝体
(1)制种,采集成熟健壮的葫芦藓孢蒴,收集孢子。先配制10%的酒精浸泡灭菌,再用凉开水冲洗几次,然后浸入20℃左右的温开水中,将孢蒴打开放出孢子,制成悬浮液。
(2)选土选取腐殖土适量,风干后去除杂物并压碎,用家用蒸笼蒸煮灭菌后分别装入几个花盆中,用凉开水浸透,使上呈潮湿状。
(3)接种将孢子悬浮喷洒在花盆土壤表面,盖上玻璃,放入室内向阳处培养观察,保持土壤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温度控制在20℃左右。一般情况下,一周内孢子萌发,两周内可见绿色的原丝体,并逐渐形成群体覆盖在土壤表面。不久,原丝体向下长出假根,向上分化出芽体。
(4)观察取少许带上原丝体置于清水中,淘洗干净,选取典型个体制成装片,对比观察,假根、原丝体清晰可见。
2.培养配子体与孢子体:
选取发育健壮的葫芦藓群落花盆,盖上玻璃,置于室内向阳处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并保持土壤潮湿环境。不久,雌雄枝陆续出现,继而其预部分化出颈卵器与精子器(分别位于雌孢叶和雄孢叶中),卵细胞受精后逐渐发育成孢子体。在培养的花盆群落中,由于不同的卵细胞受精时间早晚不同,因此可以见到孢子体不同发育阶段时期的各个形态。选取典型个体制成装片对比观察,清晰可见配子体与孢子体各部分的形态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