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植物百科 > 植物名称 - 正文

黄花草

编辑: 浏览: 最后更新:2014年03月07日

黄花草简介

黄花草

黄花草,一年生直立草本,白花菜属的植物。分布于热带、台湾本岛、亚热带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福建、广东、湖南、安徽、江西、浙江、广西、海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40米至5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干燥气候条件下的荒地或田野间,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黄花草别名

黄花草(海南琼山),黄花菜(本草纲目),臭矢菜(海南植物志),向天黄(台湾)。

植物形态

黄花草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0.3-1米,茎基部常木质化,干后黄绿色,有纵细槽纹,全株密被粘质腺毛与淡黄色柔毛,无刺,有恶臭气味。叶为具3-5(-7)小叶的掌状复叶;小叶薄草质,近无柄,倒披针状椭圆形,中央小叶最大,长1-5厘米,宽5-15毫米,侧生小叶依次减小,全缘但边缘有腺纤毛,侧脉3-7对;叶柄长(1-)2-4(-6)厘米,无托叶。花单生于茎上部逐渐变小与简化的叶腋内,但近顶端则成总状或伞房状花序;花梗纤细,长1-2厘米;萼片分离,狭椭圆形倒披针状椭圆形, 长6-7毫米,宽1-3毫米,近膜质,有细条纹,内面无毛,背面及边缘有粘质腺毛;花瓣淡黄色或橘黄色,无毛,有数条明显的纵行脉,倒卵形或匙形,长7-12毫米,宽3-5毫米,基部楔形至多少有爪,顶端圆形;雄蕊10-22(-30),花丝比花瓣短,花期时不露出花冠外,花药背着,长约2毫米;子房无柄,圆柱形,长约8毫米,除花柱与柱头外密被腺毛,花期时亦不外露,1室,侧膜胎座2, 胚珠多数,子房顶部变狭而伸长花柱长2-6毫米,柱头头状。果直立,圆柱形,劲直或稍镰弯,密被腺毛,基部宽阔无柄,顶端渐狭成喙,长6-9厘米,中部直径约3毫米,成熟后果瓣自顶端向下开裂,果瓣宿存,表面有多条多少呈同心弯曲纵向平行凸起的棱与凹陷的槽,两条胎座框特别凸起,宿存的花柱长约5毫米。种子黑褐色,直径1-1.5毫米,表面有约30条横向平行的皱纹。无明显的花果期,通常3月出苗,7月果熟。

分布情况

黄花草

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及云南等省区。原产古热带,现在是全球热带与亚热带都产的药用植物及杂草。

生长特性

生态环境差异较大,多见于干操气候条件下的荒地、路旁及田野间。习性、叶及果都非常易变,但根据花黄色,单生于茎上部叶腋内;雄蕊多数;果直立,不具由雌雄蕊柄及雌蕊柄所成的柄;全株密被粘质腺毛与淡黄色柔毛等特征很容易识别。

药用价值

黄花草

种子含油约36%,又含粘液酸与甲氧基一三羟基黄酮,均供药用;广东、海南有用鲜叶捣汁加水(或加乳汁)以点眼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