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植物百科 > 植物保护 - 正文

植物濒危的原因

编辑:植物百科 浏览: 最后更新:2013年06月07日

银杉远在新生代第三纪,银杉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大陆,在德国、波兰、法国及苏联曾发现过它的化石,但是,距今200万~300万年前,地球覆盖着大量冰川,几乎席卷整个欧洲和北美,大部分银杉消失了。由于中国南部的低纬度区,地形复杂,阻挡着冰川的袭击,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了银杉的避难所,银杉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油杉银杉在我国首次发现的时候曾引起世界植物界的巨大轰动。那是1955年夏季,我国的植物学家钟济新带领一支调查队到广西龙胜花坪林区进行考察,发现了一株外形很像油杉的幼苗,后来又采到了完整的树木标本,他将这批珍贵的标本寄给了陈焕镛教授和匡可任教授,经他们鉴定,认为就是地球上早已灭绝的,现在只保留着化石的珍稀植物——银杉。50年代发现的银杉数量不多,且面积很小,自1979年以后,在湖南、四川和贵州等地又发现了十几处,1000余株。

植物濒危的原因

1、内在因素

植物物种濒危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例如,一些植物的分布区域狭窄,或者种类较少,该物种的竞争力就会下降,很容易受到干扰而灭绝。另外,这些植物的繁殖能力不强,不能很快建立种群,也会引起数量的急剧减少。因为局部环境总是在变化,那些不能适应变化环境又没有能力迁移到适宜环境中去的植物物种就会面临灭绝。种群之所以能适应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种群内不断遗传变异,所以,遗传变异极低或没有的物种也有可能灭绝。总之,竞争力弱、繁殖能力不强、遗传变异低、适应性差的植物物种,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就很可能会面临濒危或灭绝。 中华水韭观光木例如:观光木在森林郁闭度高的情况下能开花,但不能正常结实,在郁闭度较低的情况下种子成熟后遭到鸟类啄食。这种植物生长极慢,在栽培条件下,四年生幼苗,高不过1米,在生存斗争中终将被淘汰。我国特有的一种蕨类植物,中华水韭仅生在 苏、浙、皖一带的水边湿生环境。植体低矮而纤细,又要求特定的湿生条件,一旦生境改变,这种植物就很容易失去生存能力;50年代,中华水韭在皖南一带的水边成片生长,但现在就很难发现它们的踪影。

2、生物因素

2.1种间竞争

当不同物种共同利用同一有限资源时,或当某一类个体数量迅速增加时,常常导致物种间发生竞争。竞争分两类:一是争夺性竞争,即两类生物利用同一环境资源;二是干扰性竞争,通过毒害、攻击、占有领土和他感作用等进行竞争。生态习性相似的物种往往形成镶嵌分布型,使两个竞争物种可能长期共存。竞争往往要伴随其他因素(重大的地质事件、人为干扰等)才会导致物种的灭绝。然而对较小的岛屿来说一个侵入种的侵入有可能导致当地种的灭绝,这是因为较小的岛屿面积减少了当地种寻找其避难所的机遇,而对较大面积的岛屿和大陆来说,当地种可能找到避难所,从而能和侵入种建立镶嵌分布的关系。

2.2寄生及致病微生物

真菌、细菌等多种微生物,是需要从其他有生命的生物或无生命的有机物中获取养分,并能引起植物病害的寄生物。引起传染性植物病害的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寄生生物和致病微生物生活在某些濒危植物上时会对寄主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损害,导致植物体发育不良乃至死亡。

2.3协同作用

物种灭绝或濒危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虽然我们对此还知之甚少,但可推测各因素的影响是通过协同作用来放大的。当某一因素作用于生态系统时,该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对某一压力的容忍性将会降低,这意味着协同作用将可能导致物种的灭绝。不同因素的相互协同作用将使影响结果发生得更快,更加显著。协同作用对物种的影响往往附加其他的因素,比如:与物种灭绝相联系的“骨牌效应”。一个物种的数量增大和消亡,都会导致其他物种在数量上的大量变化。这种影响可能是通过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来发挥作用的,即由于与森林密切相关的特殊物种的灭绝,最终导致森林的崩溃。

3、物理因素

除了生物本身的原因外,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物理因素,例如海平面上升、火山爆发、地质作用、极端气候事件(暴雨、暴雪、高温、低温等)、磁场侧转、天体碰撞、彗星雨等。这些因素有可能导致植物的生存环境恶化(如温室效应、酸雨、大气污染等)、食物链被破坏等后果,直接影响了植物物种的繁衍和生存,最终导致植物物种急剧减少或灭绝。

4、人类活动因素

4.1生境破坏

生境破坏主要包括森林生境的丧失,湿地和水生生境的破坏,草地的损失和沙漠化。目前植物的进化速度不可能跟上人类改变地球面貌的步伐。地球历史上的物种大灭绝都经历了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的大量物种灭绝则发生在几百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地球上的许多植物由于受到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巨大环境压力作用(如全球气候变化、酸雨、大气污染),正在迅速的被推向灭绝的深渊。

4.2过度利用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能力不断增强,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就越演越烈。对生物资源的滥用,掠夺性的开发是使生物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一些植物物种原本是群落的建群种,分布相当广泛,而且更新能力很强,但由于过度采伐利用,野生植物数量已经很少,而且环境愈来愈不适宜它们的更新,使其陷入了一种十分脆弱状态。如这些不利因素得不到改善,野生物种很快就会发展成濒危状态。另外,人类对陆地资源的过度利用也引起了植物多样性的丧失。由于人类大规模地将森林开垦为种植园及牧场,破坏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导致了许多植物物种的灭绝。

4.3引入物种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这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而自然界的这一生态平衡是通过食物链来控制的。如果引进的外来物种没有天敌,食物链被切断,它就疯狂地生长和繁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失去控制。经过人工基因操作的转基因生物的释放,是一种新的生物入侵。这类生物向环境的释放是最近的事情,人类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验给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尚不明确这类生物入侵是否同样具有其他生物入侵那样潜在的威胁。

霸王树大米草美国旧金山湾区从1850年以来,每36周有一新物种入侵。1970年以来,这个时间缩短为24周。1990年以来,缩短为12周。生物入侵的后果常常不可逆转,新生物一旦侵入,要去除它们十分困难。澳大利亚曾从美国得克萨斯和佛罗里达引进了一种名为霸王树的仙人掌科植物,因未有相应的生物学控制机制,使得几百万公顷牧场变成荒地,直到又引入了它的天敌——一种南美飞蛾,才使霸王树的蔓延得以控制。我国福建省霞浦县为改造东吾洋沿岸的滩涂,1983年从美国引进大米草,以作护堤、饲料、燃料。七年后发现,由于大米草竞争力强,生长旺盛,很快就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然而,在福建引种者后悔不已的同时,有的地方近年来还在引种大米草。比如,为了“保护长江入海生物及洄游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有的地方已经引种大面积的大米草。据了解,目前大米草已经传播到我国南北100多个县市的沿海滩涂,海岸生态安全正遭受严重威胁。

5、人为分类因素

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分类学家对物种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坚持“小种”概念的分类学家往往将一个类群分为许多种,这些“种”自然就变为稀有或濒危了,这类争议的例子有许多。正如Kruckeberg所说:不同的分类学判断可以将物种从稀有变为常见,或者从常见变为稀有。另一方面,由于分类学研究的不足,包括野外调查不够、标本不足、研究还不深入等,也会造成分类学上的困难以至出现错误。例如橄榄科的橄榄属(Canarium) 曾被定为45 个种全为特有(稀有或濒危)种,然而经过深入研究之后现在只被承认9 个种,其中只有4 个特有种。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由于分类学的主客观原因会造成一些人为的“稀有”或“濒危”种。这也从另一角度表明了分类学工作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