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得了虫害怎么治疗,有哪些防治方法

植物之家半夏   2022-12-24 10:24
泡桐常见的害虫有龟、甲虫,病害有丛枝病、黑痘病、白绢病。现将它们的特点和控制方法介绍如下:

泡桐得了虫害怎么治疗,有哪些防治方法
 
I. 泡桐龟甲
一年发生两次。成虫在树皮裂缝、树洞和岩石中,甚至在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蛰刺,取食新叶,交配产卵。孵化后,幼虫群集在叶子上吃叶肉。幼虫5月下旬成熟为蛹,6月上旬出现第二代幼虫。8月中旬以后,第二代成虫陆续羽化,10月底找到合适的地方越冬。
 
预防和控制方法:
 
1.在树冠投影的外围,挖2 ~ 3条宽约20厘米、深15 ~ 20厘米、长30 ~ 50厘米的弧形沟,施3%克百威颗粒剂,浇水,然后用土填沟。泡桐胸径小于5厘米,每株20克;胸径5 ~ 10厘米泡桐,每株50克;胸径11 ~ 20cm 泡桐,用量100g株;泡桐DBH大于20厘米时,每株200 ~ 300克。
 
2.幼虫期喷洒40%氧化乐果EC 1000倍等。为了控制。
 
第二,泡桐丛枝病
育苗时,应严格选择无病植株作为生根母树。病害严重的地方,尽可能用种子苗代替切根苗。
 
泡桐发病后可使用四环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这些方法是:
 
(1)注射入髓:泡桐髓大,可在树干基部病枝侧上下钻两个孔,直达髓,用注射器慢慢注射兽用土霉素溶液。一般夏天注射效果好。
 
吸收:挖离树干基部50厘米的土,剪掉露出的根1厘米,将药水装入瓶中,将根插入瓶中。瓶口用塑料布盖得严严实实。一定时间后,药液会被吸入树内。
 
(3)叶面喷施:在幼苗生长期喷施200单位土霉素溶液1-2次,可获得良好效果。
 
三。泡桐炭疽
症状:泡桐炭疽病的主要危害泡桐叶片、叶柄、嫩枝。当泡桐幼苗长出1 ~ 2对真叶时,病害开始发生。叶片受害初期,病斑为绿色斑点,后扩展为褐色近圆形,周围黄绿色,直径约1mm。雨后或潮湿时,病斑上常出现粉红色分生孢子堆或黑点。后期病斑常破裂,病叶早落。
 
发生规律:泡桐炭疽病由不完全菌感染引起,在寄主组织内越冬,次年成为第一传染源,在生长季节可反复感染多次。一般5月至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进入高峰期,可持续至8月30日。在泡桐幼苗生长期,高温多雨天气,排水不畅,通风透光差,幼苗长势弱,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在选择苗床地点时,要考虑选择远离泡桐 forest的地方;苗床不应连续种植。如需连作,应彻底清扫苗圃,焚烧病苗和枝叶,减少首次暴露。加强苗床田间管理,在苗床周围设置排水沟,降低苗床湿度;适时间苗、除草、追肥,可促进泡桐幼苗健康生长,提高抗病性;5 ~ 6月可喷施波尔多液防治炭疽病,或每隔15天喷施一次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富士达800倍液。
 
四。泡桐黑痘
症状及发病规律:泡桐黑痘是一种真菌病,由泡桐环孢霉感染引起。病斑可见于4月中下旬,高峰期为5-6月。叶片和嫩枝上出现黑痘,每年7-8月严重。发病后,叶片上的病斑呈暗褐色,直径0.5 ~ 2mm,病斑中间穿孔,常沿叶脉。叶柄、叶脉和小枝上的病斑呈痂状。开始时,病斑呈浅棕色。潮湿时,它们产生白色的霉层,最后变成深褐色,病叶卷曲,病枝枯萎。
 
防治方法。筛选出梓树泡桐、豫杂1号、明山泡桐等优良泡桐品种。必须避免在苗床或泡桐森林附近连作。埋根埋苗时注意检疫,严禁从病苗上剪下。播种前,可在苗床上撒1 ~ 1.5公斤敌百虫进行土壤消毒。播种前,可以用0.3%敌克松原粉拌种。加强苗木管理,保持适当的苗木密度,每亩保持800 ~ 900株。及时浇水施肥,促进泡桐幼苗整齐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能力。苗期每隔15天喷洒200倍当量波尔多液进行防治。每隔10 ~ 15天用50%托布津8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液交替喷洒病泡桐苗,防治效果良好。
 
V 泡桐白绢病
丝腐病又称菌核根腐病或菌核苗疫病,危害油茶、油桐、楸树等树木,是苗木和幼根颈部的主要病害。在中国分布很广。
 
症状:根颈部损伤后皮质褐色坏死。幼苗受损后,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受到影响,导致生长不良。受害植株地上部分叶片变小变黄,枝梢节间变短,形成病斑,严重时枝叶枯萎。在潮湿条件下,受伤的根颈表面或近地面的土壤表面覆盖着白色的丝状菌丝。后期,菌丝间形成许多小菌核。小菌核开始是白色的,后来逐渐变成淡黄色到黄褐色,再后来变成深褐色。菌丝体可以逐渐延伸到根部,导致根腐病。
 
病原菌:病原菌无性世代为白绢病菌。它属于菌核菌属,属于菌核菌亚科,无菌。白色菌丝体呈絮状,分枝细。菌核直径1-3毫米,球形或近球形,光滑有光泽,表面黑褐色,内部灰白色。有性世代不经常发生,在担子菌中是福建菌。担孢子排列在白色薄膜状子实体上,担孢子呈椭圆形。
 
特征:核盘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根上越冬。第二年,当温度适宜时,会产生新的菌丝,病原菌的菌核会随地表水分扩散,菌丝在土壤中扩散,侵染幼苗的根部。病菌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6月上旬发病。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30℃,最高为40℃左右,最低为10℃。7-8月是危害高峰期,9月危害基本停止。在pH 7.9-8.4均可生长,pH5.9最适合繁殖,在酸性至中性土壤和粘质土壤中易发病。在适宜的光照下,病菌没有休眠期。在恶劣条件下可休眠,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持续干旱后的降雨可促进菌核萌发,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在粘土地、排水不畅、肥力不足、幼苗长势弱或密度过大的苗圃,病害严重。
 
预防和控制方法:
 
(1)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
 
(2)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4年以上,才能再育苗。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雨季注意排水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植物抗逆性。及时清理病残,冬季深耕,将病株残体埋入土中,清除传染源。
 
(4)育苗或造林前,对土壤进行消毒,每亩用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000kg,加细土20kg,拌匀撒在播种沟内或树洞周围。对于不太容易发病的幼苗,可将根颈处的土壤挖掉,根颈晾晒几天或撒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
 
(5)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1%硫酸铜溶液或25%威秀灵可湿性粉剂50克,水50公斤浇病株根部。

养殖必看

最近更新